close

每件產品皆通過設計師對品質與美感的最高要求成為打造完美空間最重要的基礎,集結各領域頂尖人才的團隊,密切掌握時尚前線動態
提供給客戶群並符合健康、時尚、環保的建材更是首選我們提供客戶品質保證
各種類材料:進口超耐磨、SPC石塑防水耐磨地板、國產海島型、稀有實木地板、專屬訂製地板、專業施工、細心保固

請立即點擊下方圖片了解更多細節吧!

RRR78121HHH15WDGG554

 

新生命終於到來了,用狂喜來形容新手爸媽的心情也不為過,但 是,喜悅之中還藏著隱約不安。小到外貌、吃喝拉撒,大到黃疸、肺 炎,問題一一浮現,新手爸媽們越來越手足無措。這時,能為新生兒 成長保駕護航的,除了愛,就是知識。 ●新生兒出現暫時性青紫是正常生理現象,不會影響健康 ●新生兒生病的主要信號:精神差、睡眠差、餵奶不順 ●判斷新生兒營養狀況三大法寶:體重、尿量、精神狀態 ●給新生兒的最得當的餵養是「按需餵養」 ●新生兒的優質睡眠需要家長耐心引導 ●新生兒呼吸本就不穩定,不影響吃睡就是正常 ●哭鬧不一定不好,這是新生兒在表達情感和需求 ●輕度黃疸頻繁餵養,重度黃疸及時治療 01 愛他就如他所是 放下焦慮,享受親密 新的生命給整個家庭帶來了無盡的喜悅,但也給新手爸媽帶來了 數不盡的挑戰和問題,疑惑越多,焦慮越多,挑戰也就越多,此時此 刻,再多的愛也感覺無力,真會有一種「黔驢技窮」的感覺,到底該怎 樣照顧我們的小天使呢? 新生寶寶帶來最甜蜜的「負擔」 每當一個新生兒正常降臨,護士都會第一時間滿臉喜慶地將寶寶抱給家長,但是經常會聽到家長們各式各樣的疑問:「怎麼我們家寶 寶長得這麼丑?」「醫生,寶寶還不會睜開眼睛啊?」「我們家寶寶沒頭 發,是不是在肚子裡營養不良?」「醫生,寶寶什麼時候可以開始餵 奶?」…… 相信初為父母的我們都有過同樣的感受。新生兒吃喝拉撒睡這些 看似簡單得不能再簡單的事情,恰恰是讓父母們最操心的地方,也正 是我在臨床工作中發現父母們遇到問題最多的地方,這些方面關乎著 寶寶的身體健康,牽動著一家人的心。 有些父母對寶寶的異常表現認識不足,錯過了就醫的最佳時間; 有些父母則把寶寶正常的生理表現錯當成疾病的癥狀,不但一家人瞎 著急、瞎擔心,甚至還會提供給醫生錯誤的病史,導致寶寶接受無謂 的治療。曾經遇到有些敏感的爸爸媽媽或長輩,看到自己家的寶寶和 別人家的有不一樣的地方,就認定是自己家寶寶有問題,一定要讓放 在新生兒病房「保養」幾天才放心。 餵奶不順,也許只是奶嘴的問題 要點 1 新生兒喜歡吃「滿嘴食」 新生兒出生 3 小時後胃基本排空,處於飢餓狀態,且喜歡吃「滿 嘴食」,若餵養不及時或奶嘴不合適,會引發哭鬧,家長不必著急做 檢查,可請醫生確認情況。看奶奶的情緒平穩了許多,我接著說:「另外,寶寶雖然哭的時 候嘴巴顏色會變紫,但是很輕微,局限在唇周,而面頰及全身都很紅 潤,且停止哭鬧以後,我發現寶寶嘴唇的顏色很快恢復成紅色。其實, 這在醫學上是一種暫時性的『青紫』現象,這種現象與寶寶處於特定的 時期有關,這種青紫是正常的,並不代表寶寶的心臟有問題。」 要點 2 正確處理新生兒「青紫」現象 新生兒因動脈導管和卵圓孔未閉合,劇烈哭吵會引起嘴唇「青 紫」,若是暫時性的,則不會影響其生長發育,若新生兒出現持續或 不局限於口唇的青紫,則需諮詢醫生並進行檢查。 暫時性「青紫」不會影響寶寶健康 我們的心臟在出生時要經歷人一生中最大的變化,從胎兒循環狀 態轉變為出生後的循環狀態,這一變化的主要標誌是心臟上兩個重要 通道結構的改變,即動脈導管和卵圓孔的閉合,大部分寶寶在出生 24 小時之內就閉合了,小部分寶寶在出生後三天內閉合,還有很小 一部分在 1 歲左右才閉合。 當這兩個部位還沒閉合時,寶寶劇烈哭吵會造成一過性的血液逆 流,產生暫時性的「青紫」,停止劇烈哭吵後寶寶很快就可以恢復正常 的膚色,這種情況不會影響寶寶吃奶,更不會影響寶寶的生長發育, 也沒必要急著做檢查,隨著寶寶長大,這種情況會自行緩解。當然, 如果寶寶有持續的口唇青紫或出現了除口唇以外其他部位的青紫,那 麼就需要遵醫囑進行心臟的相關檢查。聽完我的解釋,寶寶家長的情緒終於放鬆下來,並給寶寶換了合 適的奶嘴,按照我交代的方法餵養,寶寶哭鬧的情況大大減少。出生 後第 5 天哭鬧時口唇青紫的情況也緩解了。 在面對新生寶寶身上的一些表現時,如果家長能分清楚哪些是正 常的,不必要焦慮擔心的,哪些是需要引起重視的,那麼就能讓寶寶 避免接受一些不必要的檢查治療,最重要的是能夠坦然從容地享受跟 寶寶的第一次親密接觸。 留心疾病信號,呵護新生 新生兒時期是人一生中最脆弱的時期,世界衛生組織的調查數據 顯示,新生兒期的死亡率位居各年齡階段的首位。其中很重要的原因 就是,兒童的病情變化本身就比成人要快,常令人猝不及防,許多兒 科疾病的臨床表現又具有非特異性和隱蔽性,尤其是新生兒疾病,這 就導致新生兒疾病難以及時搶救。 對於新生兒的正常表現家長們不必過於焦慮,但對於新生兒的一 些重要疾病前兆,家長們還是有必要掌握的。一些家長因缺乏基本的 病情觀察能力而沒有及時察覺寶寶的異常,等到寶寶癥狀明顯時才送 到醫院,這必然會耽誤寶寶的病情,甚至導致病情無法逆轉,最終釀 成悲劇。 要點 3 警惕新生兒生病的信號 新生兒生病時的體徵不明顯,且病情發展快,若新生兒出現以下異常表現,必須及時就醫:精神差、煩躁、餵奶不順、睡眠差。 如果能夠及時敏銳地察覺到新生兒的這些異常情況,就能在 很大程度上避免悲劇的發生。所以,家長只有了解了什麼是新生兒的 正常表現,才能判斷什麼情況下寶寶的表現是異常的,也才有信心決 定在家觀察護理,或者立即看醫生。新生兒是一類特殊的人群,而新 手爸媽又欠缺實踐經驗,提前熟悉這些常識,遇到問題才不至於臨陣 忙亂,也就能輕鬆自如地陪伴小生命的成長。 02 請記住寶寶的完美模樣 寶寶出生前,家長們一定都充滿了無限期待,比如會猜想寶寶是 男孩還是女孩,寶寶可能會長什麼樣,寶寶會更像爸爸還是媽媽…… 但即使有再多的想像和心理準備,當第一次與新生寶寶相見時,家長 們仍會對寶寶的外貌有許許多多的疑問,那麼下面我們就來了解下新 生兒都有哪些外貌特徵。 新生兒皮膚的正常與異常表現 新生兒剛出生時身上濕漉漉的,還沾有媽媽的血液,看起來「髒 兮兮、很醜的樣子」,膚色也可能沒有那麼紅潤,而且很多細心的家 長可能會在寶寶的身上發現各種皮膚特徵,這些特徵有些是正常的, 隨寶寶長大就會自然消失,而有些則需要引起警惕,及時諮詢醫生排 除疾病問題。 新生兒皮膚嬌嫩,注意保溫保濕 新生兒的身上通常會覆蓋著一層厚厚的、白色的胎脂,胎兒出生 時它可以潤滑產道,出生後可以用來保溫,在新生兒第一次洗澡時就會被清除掉。 新生兒出生之前浸潤在羊水中,皮膚的水分含量充足,而宮外環 境相對乾燥,因此新生兒的皮膚容易迅速丟失水分,可能會出現些許 脫皮的現象,出生後一到兩周內皮膚脫皮在新生兒中也比較常見,這 是皮膚代謝的正常表現,無需特殊護理,有些過期產(超過預產期兩 周出生)的新生兒,在出生時就可以看到明顯的脫皮。 由於新生兒皮膚表面血流的不穩定,因此手足末端容易發紺,即 血液中去氧血紅蛋白增多使皮膚和黏膜呈青紫色的一種表現,也可稱 為紫紺,尤其當外界環境比較冷,皮膚血管收縮時會更明顯。其實, 這個時候新生兒是在告訴我們:「我冷了,趕快給我保溫吧!」另外當 新生兒用力哭或腸蠕動想拉大便時,皮膚也會暫時出現發紅或發紫的 現象,這也是正常的。 要點 4 新生兒皮膚的正常特徵 ·出生時身體表面覆有一層厚厚的白色胎脂 ·出生後一到兩周會有脫皮,屬正常的皮膚代謝·皮膚表面血流不 穩定,遇冷或用力時手足末端呈暫時性青紫 新生兒的皮膚是如此嬌嫩、敏感,剛出生時,臉上和身上經常可 以看到有紅印、瘀斑或瘀點,這是由分娩時產道擠壓或產鉗的使用而 引起的,這些皮膚現象在出生後的一到兩周內會逐漸消失。此外,寶 寶身上還可能會出現下文講到的各種皮膚現象。 會自行消失,通常不需要干預的皮膚現象鮭魚斑:胎記不是每個新生兒都有的,常見的粉紅色或紅色的胎 記又稱「鮭魚斑」,它可能出現在身體任何部位,常見的分布在後腦勺、 鼻子、眼皮、眉毛等處,通常在出生後一年內消失。 蒙古斑:藍色的或藍綠色的斑疹,像一塊墨水印記,通常分布在 背部、臀部或身體其他部位,這種胎記也沒有什麼臨床意義,大部分 在出生後數年內消失。 草莓狀毛細血管痣:這是一種皮膚表面的血管突起,可能在出生 時看起來是蒼白的,出生後頭幾個月會越來越紅,面積越來越大。在 沒有治療的情況下,通常會在出生後 6 年內減輕或消失,多數不需要 干預,若長期不消退或生長很快,對皮膚損害較大的,可以諮詢醫生 進行治療。 新生兒毒性紅斑:在寶寶出生後一到兩天或洗完澡後,經常會看 到寶寶臉上、身上突然出現一塊塊的紅斑,有點像蕁麻疹,來得快消 失得也快,這種皮膚生理現象通常在出生後一周內消失。儘管「毒性 紅斑」這個名字聽起來有些嚇人,但其實這只是新生兒身上一種常見 的皮膚表現,對身體也沒什麼影響,自己會好。 痱子:夏天出生的寶寶,可能會在皮膚容易出汗或睡覺受壓的部 位看到一些米粒尖大小的紅色突起,頂端有時候可以看到白色或黃色 的「頭」,這就是常見的痱子。對寶寶的身體也沒什麼影響,只需保持 局部乾燥、清潔,環境溫度舒適,過段時間會自行消退,恢復正常。 不會自行消失,某些情況下需要干預的皮膚現象 鮮紅斑痣(葡萄酒斑):這是一種面積較大、表面平坦的紅紫色胎記,它不會自行消失。它本身對身體無害,但如果有些斑實在影響 美觀,可以諮詢皮膚科醫生進行干預處理。 咖啡牛奶斑:這個斑的名字來源於其顏色像咖啡和牛奶混合在一 起的淺棕色,隨著寶寶長大,這種斑的顏色可能會加深或出現新的斑。 如果這種斑很大或在身體上發現有 6 塊以上,那麼就具有臨床意義, 家長需要警惕,要儘快請醫生排除疾病的可能,如神經纖維瘤。 痣:常見的有棕色或黑色的痣,即色素痣,常常會在新生兒的身 上看到,隨著寶寶長大,它們可能消失或顏色變深,但如果是比較大 的或形狀不規則的痣就需要諮詢醫生是否需要把它去掉。 新生兒頭面部的正常與異常表現 新生兒的頭面部由於受到宮內環境影響或產道的擠壓,可能呈現 特殊的外貌特徵,比如顏面腫脹,腦袋不對稱,因支撐耳朵的軟骨沒 有發育好,耳朵還不能自然伸展,等等。一般來說,以上這些情況在 出生後不久就會恢復正常,樣貌恢復正常後的寶寶與剛出生時會有很 大的變化,因此,經常會聽到一些家長說:「我家寶寶越長越漂亮了」。 其實是因為寶寶恢復了正常樣貌,「長開了」的緣故。所以說,關於新 生兒的樣貌,家長們需要了解的問題還有很多。 頭型不對稱:新生兒出生後頭型不對稱,最常見的有兩種情況, 一種是產瘤,俗稱先鋒頭,另一種是頭顱血腫。 產瘤是胎兒頭部經過產道時受擠壓產生的頭皮水腫,用手在新生 兒頭皮上輕輕地按壓可以看見凹陷,醫學上稱之為凹陷性水腫,這種 現象不用特殊處理,出生後數天水腫會被自行吸收。頭顱血腫是由於頭皮下的血管出血而引起的,通常是因為顱骨承 受母親骨盆骨骼的壓力而導致出血。與產瘤不同的是,頭顱血腫只出 現在頭顱的一邊,按壓時不會產生頭皮的凹陷,而是有一種波動感。 由於血腫的吸收比水腫的吸收慢很多,因此頭顱血腫可能需要數周, 甚至數月才會消失。 要點 5 產瘤、頭顱血腫不一定預示腦損傷 產瘤和頭顱血腫都只是顱骨外部的損傷,並不一定提示大腦損 傷,若醫生排除併發癥,家長就不要急於給寶寶做各種不必要的檢查, 寶寶的頭部輪廓和頭皮都會逐漸恢復正常。 新生兒的頭部除了看起來有些不對稱之外,其頭部顱骨在通過產 道時由於受到擠壓,可能發生移位或重疊,會使得頭部看起來像是被 拉長了一樣,但這種情況在出生後數天內就會逐漸恢復正常,家長們 不必擔心。 囟門:新生兒的頭上有兩個叫囟門的部位,實際上是幾塊顱骨連 接處的縫隙,位於腦袋前面且面積較大的是前囟,位於腦袋後面且面 積較小的是後囟。寶寶哭鬧的時候,能看到寶寶的前囟緊張或突起, 或者像心臟搏動那樣一跳一跳地,不要緊張,這太正常了。囟門會隨 著顱骨生長而逐漸閉合,前囟大約在寶寶 1 歲到 1 歲半的時候閉合, 後囟大部分在出生時已閉合,最遲在出生後 6 到 8 周內閉合。這兩個 囟門可以正常碰觸也可以清洗,日常護理是沒有影響的。 通常寶寶的囟門看起來是飽滿的,摸起來是柔軟的,但在某些疾病狀態下,囟門也是一個反映疾病的窗口。比如有些小嬰兒嘔吐、腹 瀉,合併脫水時,囟門會有凹陷,若有些小嬰兒發熱嘔吐,精神差, 合併囟門隆起,家長就要警惕顱內壓力增高,以及有顱內感染的可能。 要點 6 囟門狀態可以反映疾病 ·嬰兒嘔吐、腹瀉時,若囟門凹陷則警惕脫水 ·嬰兒發熱嘔吐、精神差時,若囟門隆起則警惕顱內感染或顱內 壓力增高 眼睛:大部分新生兒剛出生不久就能睜開眼睛觀察周圍的環境, 一副很「警覺」的樣子,有些新生兒的眼睛看起來會有點像「對子眼」「斜 眼」,這都是正常的。但是也有些新生兒由於出現眼瞼水腫,出生後 不能馬上睜開眼睛,或只能睜開一條縫,這是為了保護自己嬌弱的雙 眼免受強光刺激,還有些新生兒會睜一隻眼、閉一隻眼,這些在新生 兒期都屬於正常的生理現象。 有時候家長會在寶寶的眼睛裡發現紅色的血絲,這是球結膜下出 血,主要是由於分娩過程中寶寶的眼球受到擠壓,眼部血管破裂引起 的,雖然聽起來有些嚇人,但實際上對寶寶的眼睛並沒有什麼影響, 暫時也不需要用藥,過段時間紅血絲會慢慢被吸收消退,這個現象並 不會影響到寶寶眼睛的發育。 馬牙:寶寶張口打哈欠或大聲哭時,家長可能會在寶寶上齶的中 部看到有一些白色的小突起,這叫上皮珠,俗稱「馬牙」,是由上皮細 胞在牙齦邊緣堆積而成的,也是一種正常的生理現象,不會影響寶寶吃奶和正常的乳牙發育,在寶寶出生後的數周也會逐漸消失,家長們 千萬不要誤認為是「膿腫」而去擠壓。 民間有「擦馬牙「的習俗,或用針挑,或用布蘸鹽水、淘米水擦破 馬牙,認為有助於寶寶的牙齒髮育,這些做法都是不科學的。寶寶的 口腔黏膜非常嬌嫩,口腔黏膜下的血管也很豐富,如果挑破或用力擦 洗,很容易損傷黏膜,引起感染,造成嚴重後果。 粟粒疹:新生寶寶的鼻子或下巴上會出現一種細小的、黃色或白 色的點,我們稱之為粟粒疹,是皮膚腺體分泌物的堆積,在出生後幾 周內會消失,家長不需要擔心或過度干預。 新生兒軀幹的正常與異常表現 臍部:臍部是新生兒需要特別呵護的身體部位。一般情況下臍帶 殘端在出生後一周內會脫落,有些早產兒會推遲到一個月左右脫落, 沒有脫落時我們只要保持新生兒臍部乾燥即可,注意尿布不要覆蓋臍 部,洗澡時避免打濕未脫落的臍帶,每天可使用 70%的醫用酒精局部 清潔消毒。如果臍部變紅且有異常分泌物或異常氣味則需要就醫。 臍疝在新生兒尤其是早產兒中相當地常見,這是由於寶寶臍部周 圍的腹部肌肉比較薄弱,寶寶哭鬧時腹壓增高,導致腸子向外突出, 從薄弱的臍部膨出而形成。臍疝對寶寶身體沒有影響,也不會疼,大 部分在寶寶出生後頭幾年能自愈,如果不能自愈,做個小手術就可以 幫助固定疝囊。有些家長會在寶寶臍部放一個硬幣並固定起來用於壓 迫疝囊,這種做法不建議採用,沒有太大作用且容易引起局部皮膚感 染或皮膚損傷。乳房和生殖器:無論是男寶寶還是女寶寶,乳房可能都會有些突 起,像在發育的樣子,有時在乳頭下還能摸到一些小硬結,甚至能從 乳頭擠出少量的乳汁。這時家長們不用感到驚奇,這只是胎兒在孕後 期受到母親雌激素影響的表現,乳房腫脹的現象在出生後幾周會隨著 激素水平的下降而逐漸消退,千萬不要去擠壓乳房組織,以免引起局 部蜂窩組織炎。 要點 7 這樣做對新生兒健康不利 不要將硬幣固定在新生兒臍部壓迫臍疝 不要擠壓新生兒的乳頭或乳頭處的硬結 由於受母親雌激素的影響,除了乳房突起外,女寶寶的外陰和男 寶寶的陰囊可能也會有腫脹的現象,部分女寶寶會有「假月經」,也就 是陰道少量出血,有時還會持續幾天,這些正常的生理現象都不需要 我們干預,也無需擔心,只要耐心地等待幾天,這些不是問題的「問 題」會自然解決。 03 吃飽睡香,寶寶自有安排 最得當的餵養是「按需餵養」 有新生寶寶的家庭里,有一個爭論的焦點就是:寶寶到底吃飽了 嗎?尤其是母乳餵養的家庭,經常會質疑母乳是否餵夠了,因為哺乳 時看不到寶寶到底攝入了多少奶,所以家長們愈發著急,經常會出現 這樣的議論——「吃完母乳我們再補點牛奶吧」「你看,寶寶剛吃完媽媽的奶又喝了 60mL 牛奶,這幾天肯定沒吃飽」。 寶寶知道要吃多少,家長注意識別飢餓信號 家裡的老人通常在吃飽的問題上非常重視,生怕把寶寶餓著了。 在門診時若遇到一家人在寶寶的餵養上有分歧的情況,我常常要求年 輕的媽媽把家裡的長輩一起請來診室,因為從醫生的角度來解釋一些 餵養問題會使家裡更容易達成統一的意見,減少家庭在育兒方面的矛 盾。 其實,寶寶知道自己需要吃多少,無論我們怎樣擔心、著急,也 一定要認識到這一點,並且要對寶寶有信心。主張「按需餵養」,這個 「需」就是指寶寶的需求,正常情況下寶寶能自己調節所需的奶量,但 跟我們大人一樣,寶寶不可能每餐都吃得一樣多,每天都吃一樣的量。 我們應該把關注的重點放在寶寶多久需要吃一餐,有什麼規律,體重 是否穩步增長,寶寶在兩餐之間是否精神飽滿等問題上。 新手爸媽們要學會識別寶寶飢餓的早期信號,如寶寶很活躍,有 些煩躁不安,嘴巴吸吮動作明顯等可能就是餓了,而哭鬧已經是飢餓 的晚期信號了。 要點 8 這樣餵養新生兒最合理 正常出生的新生兒在出生後半小時就可以開始餵養,2~3 小時 餵一次,每天 8~12 次。 母乳餵養的寶寶通常在順利母乳後兩周左右就能形成「飢餓—進 食」的條件反射,同樣,媽媽靠聽寶寶發出的聲音就能準確判斷出寶寶餓了,這可能就是神奇的「母子語言」吧。當寶寶飢餓時,餵養越早 越及時,才越容易安撫寶寶,避免寶寶煩躁不安,而對於母乳餵養來 說,早期頻繁親餵也有利於刺激媽媽泌乳,有助於形成穩定的、充足 的母乳量。 餵奶的頻率取決於寶寶的身體狀況 出生頭幾天的新生兒還處於適應外界環境的階段,睡眠無規律且 時間尤其長,經常一睡就是好幾個小時,這個時候媽媽們往往會糾結 到底要不要弄醒寶寶餵奶? 這個問題在母乳餵養媽媽那裡並不常見,因為母乳相對易消化, 寶寶的胃排空快,一餓就會醒來發出「吃奶信號」,加上神奇的「母子 語言」,母乳餵養通常能夠做到適時餵養,且寶寶會表現出「少量多餐」 的吃奶習慣。而配方奶餵養寶寶的媽媽則常會為這個問題所糾結。 「距上次餵奶有 3 個小時了,可寶寶還在睡怎麼辦?」遇到這種情 況,是否需要將熟睡的寶寶弄醒餵奶,主要取決於新生兒的日齡、體 重和整體健康狀態。大部分新生兒在出生後的頭幾天會出現體重下 降,這屬於生理性體重下降,生後 1~2 周會恢復出生體重,這段時 間頻繁地餵奶對恢復體重非常重要,也就意味著偶爾需要把寶寶弄醒 餵奶。 新生兒胃排空平均時間大約是 3 小時,當寶寶睡眠時間超過 4 小 時媽媽就需要喚醒寶寶餵奶。再往後一旦寶寶形成了穩定的體重增 長,並且恢復了出生體重,就可以等到寶寶自然醒後再餵奶。 要點 9出生後初期需要頻繁餵養 剛出生後幾天,寶寶可能會出現正常的生理性體重下降,家長不 必擔心消化吸收不良等問題,只需頻繁餵養即可。 餵養正常的情況下,寶寶出生 5 天后,至少要一天換大約 6 塊尿 布,會有 2~3 次大便。如果寶寶出現體重不增,每天換的尿布少於 6 塊或者對吃奶不感興趣了,那就必須去看醫生,確認寶寶是生病了, 還是餵養出現不當。 用心引導,寶寶才有優質睡眠 寶寶的睡眠問題同樣讓新手媽媽們「抓狂」。「為什麼我的寶寶睡 得總是沒有書上寫的那麼久?會不會影響他(她)的生長發育?」「我 怎麼才能知道寶寶的睡眠是否充足?」其實,新生兒的睡眠總體來說 並沒有什麼規律可言,因為新生兒的大腦中還沒有建立生物鐘的節 律,每次睡眠的時間長短差異很大,短的時候半小時,長的時候可以 睡 4 個小時。 因此,媽媽們要注意觀察,只要寶寶醒來後能吃得好,看起來很 滿足的樣子,同時還能對外界保持警覺,那麼寶寶的精神狀態就沒有 問題,睡眠就是正常的。但如果寶寶表現得不太警覺,吃奶的時候都 不會醒,或者對吃奶不感興趣,那麼你就要諮詢醫生了。因為這種嗜 睡,尤其是與平時不一樣的精神狀態,可能提示寶寶有嚴重的疾病。 要點 10 以下情況需及時就醫 新生兒睡醒之後不夠警覺,反應不靈敏,對吃奶不感興趣,看起來迷迷糊糊的,精神狀態差。 另外,有的寶寶晚上愛鬧,但白天睡得踏實,這也沒什麼不正常 的。從新生兒的角度而言,暫時沒有白天、黑夜的概念,家長們所要 做的就是慢慢引導、調整,讓寶寶逐漸適應白天活動夜晚睡覺的作息 規律。總之,只要寶寶體格增長正常、精神狀態好,就說明寶寶睡眠 質量良好。 另外,新生兒睡覺時的自然姿勢是雙手緊握,手指握拳,四肢屈 曲,似青蛙狀,這與胎兒在孕後期的宮內姿勢有關,早產兒因為提前 出生所以這些特點不明顯。寶寶平時保持這樣的姿勢睡覺也是最舒服 的,千萬不要為了讓寶寶形成像我們大人那樣的睡覺姿勢而把寶寶的 手腳固定起來。 這樣做讓寶寶睡得香: 第一,新生兒期就和寶寶分床睡。從生下來就讓寶寶睡自己的嬰 兒床,寶寶的床可以放在大人的房間裡,夜間如果在大人床上餵奶, 餵完後仍要將寶寶放回自己的嬰兒床。注意不要讓寶寶趴著或者側身 睡,要讓寶寶躺著睡,因為趴著睡會相對增加新生兒猝死的風險,而 側著睡可能在睡著後會變成趴著睡。 第二,培養寶寶的規律睡眠。很多寶寶難以養成規律的睡眠習慣, 如果父母讓寶寶在基本固定的時間,按基本固定的步驟,如餵完奶拍 完背,就洗臉換上睡衣,然後將寶寶放在嬰兒床上睡覺,就可以幫助 寶寶養成規律的睡眠習慣。 第三,入睡前就把寶寶放在床上。在寶寶醒著或者昏昏欲睡的時候就把寶寶放在嬰兒床上,而不是等熟睡了以後再放。這樣可以讓寶 寶養成在床上入睡的習慣,避免孩子夜間哭鬧,因為若寶寶醒來時處 於熟悉的環境中,比較容易重新入睡。 第四,房間溫度要舒適。房間的溫度要保持適中,寶寶入睡時不 能過熱也不能過冷。 第五,保證寢具安全。毯子、床墊、被子和枕頭都不能太軟,也 不要在寶寶的嬰兒床上放太柔軟的玩具,這些東西會增加孩子窒息的 危險。嬰兒床的欄桿一定要確保牢固,欄桿間隙要小於 6cm。搖籃的 欄桿不能放下。 第六,使用安撫奶嘴。安撫奶嘴可以明顯減少新生兒猝死綜合徵 的風險。如果孩子已經滿 1 個月,吃奶後,可以考慮使用安撫奶嘴幫 助孩子入睡,若孩子入睡後安撫奶嘴掉了出來,那就不要再放入口中, 以免驚醒孩子。 新生寶寶還太小,不會表達,沒有自主能力,只有寶爸寶媽給予 耐心的引導,新生寶寶才能儘快順利地形成自己規律優質的睡眠,這 樣不僅有利於寶寶的生長發育,也能讓一家人都省心。 要點 11 新生兒的呼吸沒有一定規律 ·呼吸不穩定不規則 ·呼吸頻率與成人相比較快 ·以腹式呼吸為主,腹部起伏較明顯這樣判斷新生兒的呼吸是否正常: ●新生兒以腹式呼吸為主,每次呼吸都伴隨著腹部的明顯運動, 因此腹部的起伏看起來就會很明顯。 ●新生兒呼吸頻率較成人也有很大的區別,成人安靜時正常的呼 吸在 16~18 次/分鐘之間,而新生兒安靜時正常的呼吸有 40~45 次/ 分鐘,哭鬧或餵奶時可以達到 60~70 次/分鐘。 ●無論清醒或睡眠時,新生兒的呼吸都可能表現得很不規則。有 時候我們還會看到寶寶突然停止呼吸 5~10 秒後又開始呼吸,甚至如 此反覆好幾次。醫學上稱之為新生兒的周期性呼吸,睡眠中較為多見, 這也是一種正常的生理現象,與新生兒的呼吸中樞發育不成熟有關, 但是如果寶寶停止呼吸時間超過 10 秒或面色發紺,那麼就必須立即 帶寶寶去看醫生。 正常情況下,新生兒用鼻子呼吸,但新生兒的鼻腔很狹窄,很少 量的鼻涕或分泌物就能引起鼻腔的堵塞,同時新生兒呼吸道代償能力 差,不能換用嘴巴呼吸,鼻塞後很容易出現呼吸費力的現象,表現為 呼吸頻率增加、呼吸音加重,有時候甚至會哭鬧不安。這些情況不一 定是感冒或其他疾病,可以先試著用海鹽水滴劑和吸鼻器替寶寶清潔 鼻腔,如果癥狀明顯緩解,那麼就不用擔心,若不能緩解則需諮詢醫 生。 要點 12 寶寶的哭是在表達自己 寶寶不會說話的時候,哭是其唯一可以表達感情和需求的方式,家長不要一聽到寶寶哭就慌張,或誤以為寶寶病了,家長們可以耐心 尋找安撫寶寶的方式,滿足其需求。 寶寶的哭鬧是在表達情感和需求 自從有了寶寶,媽媽們再也不能一覺睡到天亮了,尤其是母乳餵 養的媽媽,有時幾乎整夜得不到休息。因為母乳易消化,且吸吮母乳 不像吸奶瓶那樣容易,寶寶經常會吸一會兒累了就睡著了,過不了多 久餓了就又要吃,有時候媽媽幾乎是整夜都在喂,稍不及時寶寶就哭, 非常辛苦,而且寶寶的哭聲也常常讓一家人睡不安穩。 面對寶寶的「哭」,我們首先要接納,不要像理解成人或大孩子的 哭一樣,覺得哭就是不好的。新生兒剛娩出,隨著一聲聲嘹亮的啼哭, 肺膨脹起來,肺液排出,空氣得以進入肺部,胎兒從胎盤呼吸轉為肺 呼吸,肺開始了工作,這是人一生中最重要的轉變,隨後兩天新生兒 為了進一步將體內的肺液排凈,也會有一陣陣短暫的哭泣,出生頭幾 天新生兒的哭幾乎是沒有眼淚的。 寶寶哭鬧,我們首先要想到幾個常見的原因,比如是肚子餓了 嗎?衣服穿得舒適嗎?是不是該換尿片了?還是想要抱?如果上述 幾個常見的原因排除後,寶寶仍然哭,但採用安撫奶嘴或餵奶的方法 能夠讓哭聲停止,那麼這就是能夠安慰的哭,雖然有時候次數可能比 較多,但問題也不大,每個寶寶的脾氣不一樣,家長們不用互相比較。 寶寶還會有種難以安慰的哭。有些寶寶幾乎每天晚上在某個固定 的時間會突然爆發出無法安慰的哭叫,陣發性反覆發作,中間會有短 暫的停頓,通常會持續一到兩個小時,無論是抱著還是餵奶都不能讓寶寶的哭聲停止,直到寶寶精疲力竭地睡著才會結束這種哭叫,但白 天寶寶的精神卻很好,那麼這種情況就要考慮「腸痙攣」。 腸痙攣其原因複雜,需要請醫生給寶寶進行相關檢查,明確病因 後才好進行針對性護理或治療。 總之,對於寶寶的哭家長們不要過於焦慮,但也不能忽視,無論 是哪種原因引起的,我們都要儘可能地安撫寶寶,親近寶寶,給寶寶 足夠的安全感。 04 黃疸如此常見,療法順勢而變 退黃只治標,找準病因才去根 新生兒黃疸是新生兒科中最普遍的疾病之一,幾乎每個寶寶都會 出現黃疸,但需要住院治療的只是極少數。大部分醫院在新生兒出院 之前會檢查新生兒的黃疸水平,美國兒科學會推薦住院期間新生兒應 至少每 8~12 小時常規監測一次黃疸,因為這段時間是新生兒黃疸高 峰期。早產及孕 38 周前出生的新生兒靠自身清除膽紅素的能力較低, 可能需要更為頻繁的監測,防止膽紅素過高卻未及時發現。出生後3~ 7 天監測的頻率應視新生兒黃疸上升的速度和程度來決定,家長可以 請兒科醫生來判斷並決定如何監測。 大部分新生兒都會出現黃疸 通常,剛生完寶寶的媽媽身體很虛弱,爸爸忙著照顧媽媽,此時 大部分的家庭都是由長輩或保姆幫著照料新生寶寶,他們的方式往往 以經驗為主而缺乏科學性,有時候並不一定正確,比如新生兒黃疸雖 然普遍,但並不代表不用在意,有時候超過正常水平的黃疸可能預示著寶寶的某種疾病。因此,新手爸媽們還是很有必要了解些關於新生 兒黃疸的知識。 新生兒為什麼普遍會出現黃疸呢?這是因為早期新生兒血液中 的紅細胞數量較多,且主要是胎兒紅細胞,壽命短,衰老後破裂會釋 放出大量的膽紅素,膽紅素是一種黃色的物質,在肝臟代謝,進入腸 道後隨大便排出。但是新生兒的肝臟發育不成熟,清除血液中膽紅素 的能力低,不能儘快將膽紅素清除,因此就會導致血液中膽紅素水平 增高,引起皮膚和鞏膜(即眼球外圍的白色部分,是眼睛最外層的纖 維膜)的黃染。 通常,黃染首先開始於面部,然後向下發展到胸部、腹部、大腿, 最後到手心、腳心,發展到四肢一般也就是到了重度黃疸的水平,輕 中度黃疸的皮膚黃染一般局限在顏面和軀幹。 新生兒黃疸通常有兩種類型:生理性黃疸、病理性黃疸。新生兒 出現生理性黃疸是正常的,典型的病程是在出生後 2~3 天出現,4~ 5 天達高峰,5~7 天內消退,最遲不超過兩周消退。生理性黃疸對寶 寶的身體沒有影響,通常寶寶食慾和精神狀態都是正常的,家長不用 擔心,我們唯一需要做的就是監測黃疸水平,一旦有發展為病理性黃 疸的跡象就要及時地干預,以免對寶寶的健康造成影響。 病理性黃疸要「對因治療」 病理性黃疸是一種新生兒常見病,臨床上有很多疾病都可能是引 起新生兒黃疸水平升高的病因,因此它的診斷是「病因學診斷」,而非 「癥狀性診斷」,不能單憑某種癥狀來下結論,而且新生兒是兒科中臨床表現最不具備特異性的人群,無形中增加了很多判斷病因的難度。 臨床上常見的新生兒病理性黃疸的病因有以下幾種: 感染:呼吸道感染、臍部感染、血液感染都可能引起病理性黃疸, 感染合併病理性黃疸的寶寶可能會出現精神狀態不好,吐奶拒奶等。 溶血:血型不合會導致溶血,胎兒與母親血型不合,往往黃疸出 現時間會比較早。 膽道梗阻:因膽道梗阻引起的病理性黃疸,新生兒會排出不正常 顏色的大便,如白陶土樣大便。 新生兒出現以下癥狀,需請醫生判斷是否為病理性黃疸: ●經黃疸水平檢測發現寶寶黃疸水平較高,超過正常範圍,或足 月寶寶出生 2 周后、早產寶寶出生 4 周后黃疸還沒完全消退,或消退 後再度出現等。 ●黃疸寶寶精神反應差,拒奶或吐奶,大便顏色不正常,如大便 呈白色陶土樣。 如果醫生懷疑寶寶得了病理性黃疸,通常會從治療的原則出發, 兼顧寶寶安全,建議寶寶住院,並進行一些抽血化驗及其他檢查項目, 便於查找真正病因。一說到需要抽血,經常會有很多媽媽都會懇求: 「能不能少抽點血啊?抽多了寶寶會不會貧血?」 所以必須跟媽媽們講清楚抽血查病因的必要性。不同病因引起的 黃疸,治療方向是不一樣的,「退黃治療」只是治「標」,而「對因治療」 才是治「本」,因此,在決定如何治療前必須查清出現黃疸的原因。 解鈴還須繫鈴人——母乳餵養致黃疸,也能治黃疸母乳餵養對寶寶、對媽媽都有數不盡的益處,我們也是母乳餵養 的推廣者和堅定的執行者。但在臨床工作中,我們發現母乳餵養的寶 寶似乎更容易出現黃疸高的情況,這是一個很讓媽媽們頭痛的問題。 醫學研究發現母乳餵養會產生兩種類型的黃疸: 第一種是早髮型的,母乳餵養性黃疸。這種黃疸多見於新生兒出 生一周內。由於寶寶沒有攝入足夠的母乳或母乳餵養困難,導致寶寶 體重明顯減輕,出現脫水,增加了血液中的膽紅素濃度,加上能量攝 入不足降低了肝臟的膽紅素代謝能力,吃得少排得少也減少了膽紅素 的排泄。 這時,媽媽們需要頻繁地餵養,增加母乳供給量,確保寶寶良好 的吸吮,這是降低黃疸的有效措施。研究表明,與水和配方奶相比, 母乳能更有效地幫助寶寶排除膽紅素,也許是因為母乳有通便的效 果,可以讓寶寶大便量增多。 另一種是晚髮型,母乳性黃疸。常開始於出生一周後,至出生後 兩到三周黃疸水平達高峰,之後會在一個月或更長的時間維持在較低 的水平,通常寶寶看起來很健康。這種母乳性黃疸具有家族聚集性, 具體的發病原因目前尚不明確,其發病率與性別無關,它在接受母乳 餵養的新生兒中發病機率並不高。 只要寶寶餵養正常,體重增長正常,黃疸水平沒有嚴重增高,母 乳性黃疸並不是停母乳的指征,母乳餵養仍是此時最好的選擇。 母乳性黃疸一般不需要治療,母乳性黃疸是否需要治療取決於寶 寶在生後第一周的黃疸水平、黃疸上升速度、寶寶是否早產以及發生黃疸的日齡,一般來說,越小的早產兒標準越低,日齡越小標準越低, 上升速度越快標準越低。這些都需要醫生來進行綜合判斷。 母乳餵養性黃疸和母乳性黃疸的區別 如果新生兒黃疸嚴重,膽紅素水平明顯超過高限,並且,經醫生 檢查後,其他疾病原因被排除,那麼,出於治療需要,可以停止母乳 餵養改配方奶餵養 24~72 小時,同時觀察寶寶的黃疸是否減輕,以 及減輕的水平。 媽媽們需要注意的是,在改配方奶之前要諮詢醫生,同時在這期 間,為了維持母乳媽媽的泌乳量,需要將母乳擠出來。通常,無論是 早髮型或晚髮型母乳性黃疸,一旦停餵母乳 3 天后,黃疸會減退,大 部分情況下,當重新開始母乳餵養,黃疸不會回到先前的水平。 有些家長會給寶寶添加葡萄糖水,這種做法對退黃疸沒有實際作 用,不建議採用。葡萄糖水治療黃疸沒有任何科學依據,反而會干擾 寶寶正常吃奶,因為寶寶的胃容量很小,寶寶糖水喝多了,吃奶自然 少了,吃奶少會影響肝腸循環,影響膽紅素的排泄,不僅不利於黃疸 消退,甚至會導致黃疸加重。 還有些家長會讓新生寶寶多曬太陽,以期達到退黃疸的效果。在 臨床上,通過藍光照射可以退黃,但醫療用藍光是一種特殊波長的光, 且需要新生寶寶裸露皮膚雙面照射才能取得好的退黃效果。太陽光是 自然光,對退黃沒有明顯的作用,如果穿著衣服曬就更沒有作用了。 所以,刻意讓黃疸寶寶多曬太陽其實並沒有必要,若寶寶的黃疸不用 處理,那麼自然不用多曬太陽,如果需要處理的話,曬太陽也達不到治療效果。 輕中度黃疸頻繁餵養,重度黃疸及時治療 一般來說,輕到中度的黃疸(生理性黃疸、母乳性黃疸等)一般 不會對寶寶的健康產生影響,是不需要治療的,媽媽們只需要頻繁餵 養寶寶,保證寶寶有充足的尿量和通暢的大便,促進膽紅素從大便中 排出。 如果經醫生綜合判斷,新生兒的黃疸屬於需要治療的重度黃疸, 臨床上通常會給新生兒進行光療。光療對大部分新生兒幾乎沒有副作 用,即使有也很輕微。醫生會將新生兒放在一種特殊的藍光下照射, 藍光可以改變膽紅素分子的結構和形狀,有利於膽紅素從尿和大便中 排出,為了保護新生兒的會陰部和眼睛免受藍光的照射,會陰部和眼 睛會被蒙上。 如果是母嬰血型不合引起的黃疸,新生兒通過胎盤從母體中獲得 的抗體會破壞新生兒的紅細胞,紅細胞被大量破壞會在短時間內產生 大量的膽紅素,黃疸上升速度會明顯加快,通常醫生會採用靜脈注射 丙種球蛋白的方法降低新生兒體內的抗體水平,減少膽紅素的產生。 極少數情況下,如果其他治療對嚴重的黃疸無效,就需要通過換 血來降低膽紅素水平,也就是多次少量地將新生兒全身的血換出,同 時輸入安全來源的他人血。 要點 13 以下癥狀提示重度黃疸 ·餵養困難,高聲哭叫,易激惹,難安慰·無精打采、嗜睡或難喚醒 ·腹部皮膚出現黃染,黃染出現在膝蓋或以下,皮膚呈金黃色或 橘黃色 重度黃疸可能會出現併發癥,發生的機率極小,但只要出現則後 果相當嚴重。最嚴重的情況(極少數)是損害到大腦而致殘,留下腦 癱、終身智力落後、耳聾、抽搐、抬頭無力、流口水等後遺癥,醫學 上稱這種嚴重的現象為「核黃疸」或「膽紅素腦病」。因此家長們要及時 察覺黃疸寶寶的異常,第一時間就醫治療,避免寶寶發展到重度黃疸。 如果黃疸寶寶同時合併以下情況,黃疸很容易加重,家長需要格 外注意: 內出血:比較常見的就是產傷引起的頭顱血腫、全身瘀斑。 感染:如新生兒肺炎、腹瀉、敗血癥等。 溶血:如媽媽是 O 型血而新生兒是 A 型或 B 型,或母親是 Rh(-) 血而新生兒是 Rh(+)血,先天性 G-6-PD 酶缺乏等。 如果新生兒有上述一種或多種危險因素,那麼家長一定要與醫生 保持聯繫,同時密切監測寶寶的黃疸水平,因為若合併這些高危因素, 新生兒的黃疸上升速度會明顯加快,一旦出現危險往往讓醫生和家長 措手不及。如果能保持警惕,隨時觀察寶寶的狀態,就能夠第一時間 發現寶寶的異常,及時就醫治療。 Section 05 很小很小的疾病小信號 新生兒肺炎不易察覺,警惕其「專屬」信號 新生兒肺炎是新生兒常見的疾病之一,根據發病的時間不同分為宮內感染性肺炎、分娩過程中感染性肺炎和出生後感染性肺炎。通常 兒童肺炎的典型表現有發熱、咳嗽、呼吸頻率增快等呼吸道感染的癥 狀,但是因為新生兒的各個器官系統、各項功能發育不成熟,因此新 生兒疾病的共同特點就是表現不具有典型性,包括新生兒肺炎,所以 一般不易察覺。 要點 14 以下癥狀提示新生兒肺炎 ·睡眠不踏實,精神不好 ·不愛吃奶,吃奶時容易嗆奶 ·嘴巴會吐泡泡 寶寶的媽媽聽了很震驚:「醫生,我家寶寶既沒有發熱,也沒有 咳嗽,怎麼會得肺炎啊?」確實,寶寶並沒有上述表現,所以我給寶 寶的診斷讓寶寶媽媽很難接受。 由於新生兒時期的免疫系統發育很不成熟,新生兒肺部感染後往 往不像我們想像的那樣會出現發熱。據臨床數據顯示,80%以上的新 生兒肺部感染後沒有發熱,有些嚴重的感染甚至會導致體溫低下,四 肢冰冷,反應也低下。 至於為什麼沒有咳嗽,我們需要從咳嗽的源頭來分析。咳嗽是人 體先天的一種自我保護反射,可以幫助我們清除咽喉壁的異物,避免 誤吸,但是新生兒「咳嗽反射」很弱,甚至沒有發育起來,以至於呼吸 道有炎癥也無法誘導產生咳嗽。不過,炎癥刺激呼吸道後會產生較多的分泌物,也就是痰液,痰 液會滯留在支氣管、咽喉壁,然後從口裡溢出來,也就是我們經常看 到的寶寶「口吐泡泡」的現象。除了細心觀察以上表現,還要通過檢查 呼吸頻率、肺部呼吸音的情況,才可以綜合下判斷。 要點 15 不哭不吃不動提示病情嚴重 新生兒肺炎不一定會引起發熱、咳嗽等明顯癥狀,若寶寶出現不 哭、不吃、不動的狀態則表明病情嚴重,家長需帶寶寶及時就醫。 新手爸媽們一定要學會識別寶寶的疾病信號,若對寶寶的一些表 現有疑問就要多與醫生溝通,為寶寶選擇最合理的治療。一般來說, 新生兒肺炎只要及時發現並進行有效的治療,一般經過一至兩周即可 康復。我曾遇到過一些特別緊張的家長,寶寶只有一點點鼻塞,就非 要讓寶寶住院,這是大可不必的,還有些家長在孩子精神狀態不佳、 吃奶量明顯下降後,還認為寶寶「不哭、不鬧、很好帶」,這也是錯誤 的,實際隱藏的疾病問題可能是很嚴重的。 新生兒胃腸道功能不完善,排便無固定規律 腹瀉,在新生兒疾病中是相當常見的。新生兒的消化道發育不成 熟,適應能力差,腸道情況經常不穩定,有時候媽媽們正沉浸在寶寶 「一天一次大便」的喜悅中,突然又毫無徵兆地變成了「三天一次」或者 「一天三次」,甚至一天十餘次都有可能,這真是在考驗新手爸媽們的 「忍耐力」。母乳性腹瀉」不需特別干預 母乳性腹瀉是一種正常的現象,只要寶寶體重在正常範圍內,沒 有出現脫水,皮膚彈性好,精神好,餵養正常,家長就不必緊張,更 不必停母乳。 首先,寶寶出生後一周,本身處於生理性體重下降期,這段期間 醫學上是允許出現少量的體重下降的,這種下降一般不會超過出生體 重的 9%。我給這個寶寶稱重後,發現與出生體重相比,寶寶「縮水」 的程度僅 3%,因此不能說寶寶的「瘦了」是異常情況。 要點 17 判斷寶寶營養狀況的法寶 ·體重穩定增長,處於正常範圍 ·尿量正常,一天至少須換 6 次尿片 ·玩耍正常,精神狀態良好 新生兒的腸道功能不穩定,大便頻率時有變化,寶寶到底有沒有 「營養丟失」,我們有三個法寶來幫助判斷,並且在任何時候都是適用 的,這三個法寶就是:「體重」「尿量」和「精神狀態」。只要寶寶體重在 增長,一天至少換 6 次尿片,精神好活力足那麼問題就不大,家長不 必緊張,繼續餵養的同時注意監測寶寶體重就可以。 新生兒結膜炎要及時處理,避免影響眼睛發育 要點 18 這樣做避免寶寶被感染·護理寶寶時保證雙手及衣物清潔衛生 ·擦洗寶寶的毛巾或紙巾要保證乾淨 ·定期給寶寶的衣物或日常用品清潔 如果家長發現寶寶的一隻或兩隻眼睛的黃白色分泌物明顯增多, 有時會出現眼瞼水腫,那麼寶寶很可能是得了新生兒結膜炎,新生兒 結膜炎常見的原因是結膜細菌或病毒感染。可是,新生兒怎麼會得結 膜炎呢?這是讓很多媽媽們不解的地方。 其實,女性陰道的正常菌群就能引起新生兒結膜炎,最常見的引 起眼睛感染的細菌是淋球菌和衣原體,這兩種病原體會在分娩時由母 親感染新生兒。生殖器皰疹病毒也可能在出生時感染寶寶,導致嚴重 的眼睛感染,但這種情況比較少見。被感染的新生兒從出生後第一天 到生後兩周,雙眼的可見分泌物明顯增多,並且是厚厚的膿性分泌物, 眼瞼腫脹、發紅、眼淚汪汪、充血。 有的寶寶是出生後被感染,可能與護理寶寶的人的手部衛生有 關,因此,家長在護理寶寶時一定要注意保持雙手及衣物清潔,也千 萬不能隨意用不乾淨的毛巾、紙巾擦洗寶寶的臉和眼睛。寶寶得了結 膜炎後,家長要對其所使用的日常用品,特別是毛巾、手帕進行煮沸、 晾曬消毒。 細菌感染所致的結膜炎需要用到抗生素眼藥水或眼膏,眼周分泌 物可以用消毒棉簽蘸生理鹽水清除乾淨,特殊的抗病毒眼藥水或眼膏 可以用於眼睛皰疹病毒感染。當寶寶的眼部紅腫明顯、膿性分泌物過 多及白眼球充血時,一定要及時帶寶寶去眼科診治,以免影響寶寶的眼睛發育。 分泌物較多時醫生會建議行分泌物培養,明確病原體,用裂隙燈 檢查眼球表面有無損傷,如果寶寶的結膜炎反覆不愈,則要考慮輸淚 管阻塞。若醫生確定是輸淚管阻塞引起的,在用抗生素眼藥水之前家 長可以輕輕地按摩眼睛下面靠近鼻子的凸起部位,輸淚管就在它的下 面,向下、向內(朝向鼻子)按摩大概 6 次,有助於減輕阻塞,如果 按摩無效可能需要去眼科疏通淚管,如果寶寶到了 1 歲時淚管仍然未 通暢,那麼就需要外科干預了。 新生兒鵝口瘡重在預防,注意清潔講衛生 鵝口瘡是一種口腔的念珠菌感染。念珠菌是我們身體上的正常菌 群,以很少的量存在於人體內,主要分布在皮膚、口腔、腸道及生殖 部位,大部分對身體是無害的,人的正常免疫力可以讓人體與這些正 常菌群共存。 但是,由於新生兒的免疫系統發育不成熟,受到某些因素的影響, 念珠菌很容易出現過度生長導致感染。比如,媽媽或寶寶服用了抗生 素,我們說過,抗生素在治療細菌感染的同時也可以殺滅正常菌群, 這就會導致念珠菌過量生長,甚至還會發展成慢性疾病。 念珠菌容易在潮濕、溫暖的環境中生長,寶寶的口腔和媽媽的乳 頭是最好的生長環境,鵝口瘡就是由於念珠菌在寶寶口腔中大量生長 而引起的感染。通常,我們能在寶寶口腔內看見白色凝乳狀物,形狀 不規則,黏附在面頰內側、口唇黏膜及舌頭上,用棉簽不能拭去,這 點與牛奶斑塊不一樣,並且有時會引起寶寶口腔疼痛、吸吮減少、吃奶量下降,大部分新生兒有輕微的癥狀或沒有癥狀,瓶餵或母乳餵養 都可能發生。 鵝口瘡是可以預防的,注意以下兩點可以有效預防鵝口瘡: ●寶寶入口的用品或玩具都要注意保持乾淨衛生,如果寶寶是用 奶瓶餵養,那麼家長要注意清潔和消毒整個奶瓶尤其是奶嘴。 ●如果媽媽的乳頭有感染,也要及時治療,避免餵奶時念珠菌進 入寶寶的口腔。 如果寶寶僅僅是舌頭呈白色,那就不是鵝口瘡,因為配方奶餵養 的寶寶的舌頭經常看起來有些白,這種情況是正常的,引入輔食後就 會消退。鵝口瘡不會傳染,局部塗用抗真菌藥物後效果良好,有些寶 寶可能會反覆發作,若鵝口瘡反覆發作則需在醫生的指導下口服抗真 菌藥物。 陳醫生提醒 母乳餵養益處多 母乳是作為媽媽能給寶寶的最好的愛,但是,也許家長們聽過這 樣一些說法——「6 個月後母乳沒營養」「母乳寶寶濕疹要停母乳」「寶寶 不長個要停母乳」「乳腺炎要停母乳」「B肝媽媽不能餵母乳」。其實這些 說法都是不對的。 6 個月後的母乳蛋白質含量確實有所下降,但對於 6~24 月齡嬰 兒,母乳仍是能量和營養素的重要來源。只是隨著嬰兒生長發育需求 的與日俱增,單純的母乳餵養已無法滿足嬰兒生長發育所需的全部營 養,需要在母乳餵養的基礎上添加輔食確保嬰兒發育。孩子不長個,生長發育曲線不理想更不全是母乳的問題,家長需 要請醫生全面檢查孩子,科學綜合評估孩子的餵養及乳母的膳食是否 合理,再做出適當的調整,以改善孩子的發育狀況。 乳母患乳腺炎同樣不建議停母乳,應堅持母乳餵養,頻繁地吸吮 排空乳腺不僅對孩子沒影響,還有助於乳母乳腺炎的康復。B肝媽媽 進行母乳餵養並不會增加孩子感染B肝的風險,無論檢查結果是「大 三陽」還是「小三陽」,都無需檢查乳汁是否有病毒。B肝媽媽在孩子 出生後可以立即開始母乳餵養,即使孩子還沒有進行免疫接種。 所以,只要有條件進行母乳餵養,媽媽們不要因為各種質疑或沒 有依據的說法而輕易放棄,母乳餵養對寶寶對自己都是最好的選擇。 ...

 

 

內容簡介

  針刀療法是中國傳統針灸療法和現代醫學手術療法有機結合起來的新療法,具有「簡、便、廉、驗」的特點。為進一步總結和發展針刀療法,作者編寫本書,系統介紹了針刀療法的基本內容、特點、器械、操作規範,對針刀療法治療顯效的60餘種常見病、疑難病的診治方法進行了詳細講解,並附有清晰的局部解剖圖和針刀施術圖,便於讀者參考實踐。本書可供臨床針灸師、醫學院校學生參考使用。

作者介紹

作者簡介

郭長青


  北京中醫藥大學針灸推拿學院副院長,教授,主任醫師,博士生導師。兼任中國針灸學會針灸文獻專業委員會常務理事、副秘書長,國家自然基金評審專家,國家科技部成果評審專家,國家教育部博士後基金評審專家。長期從事針灸穴位標準定位及針灸臨床治療與教學工作,主持國家、省部級課題多項,發表論文百餘篇,著作多部。
 

目錄

第一章 概述
第一節 針刀和針刀醫學的定義
第二節 針刀治療疾病的四大理論依據
一、脊柱區帶病因學
二、調節電生理線路的理論
三、慢性軟組織損傷的調節
四、骨質增生病因學的理論

第二章 針刀刀法基本操作技術
第一節 針刀手術器械
一、針刀的構成
二、常用針刀的型號和規格
三、針刀的選擇
四、針刀的檢查
第二節 針刀操作基本功
一、基本功訓練方法
二、基本功訓練效果
第三節 針刀治療點的定位診斷
一、體表標誌
二、壓痛點的確定
第四節 進針刀前的準備
一、患者的體位
二、進針點的揣定
三、消毒與無菌操作
四、麻醉方法
第五節 針刀刀法基本操作技術
一、持針方法
二、針刀進針的四步規程
三、針刀的手術入路
四、常用針刀刀法的手術操作
五、針刀操作的角度和深度
六、出針刀法

第三章 針刀刀法的臨床應用
第一節 分部針刀刀法
一、頭頸部針刀刀法
二、腹部針刀刀法(針刀治療腸道手術造瘻口狹窄)
三、背部針刀刀法
四、腰部針刀刀法
五、臀部針刀刀法
六、四肢部針刀刀法
第二節 針刀異常情況的處理及預防
一、暈針
二、斷針
三、出血
四、周圍神經損傷
五、針刀引起創傷性氣胸
六、針刀引起內臟損傷
第三節 針刀治療疾病的作用特點
一、刀的作用
二、針的作用
三、針和刀的綜合作用
第四節 針刀治療安全性保障的原理.
第五節 針刀治療疾病的作用機制
一、調節力平衡
二、恢復動態平衡
三、疏通體液瀦留和促進體液回流
四、促進局部微循環
第六節 針刀的適應證、禁忌證和注意事項.
一、針刀的適應證
二、針刀的禁忌證
三、針刀的注意事項

第四章 軟組織損傷疾病
第一節 頭頸部軟組織損傷
一、項韌帶損傷
二、帽狀筋膜攣縮
三、項筋膜攣縮引起的偏頭痛
四、胸鎖乳突肌肌腱炎
五、肩胛提肌損傷
六、頭夾肌勞損
第二節 上肢部軟組織損傷
一、肩周炎
二、岡上肌損傷
三、岡下肌損傷
四、菱形肌損傷
五、三角肌滑囊炎
六、肱二頭肌短頭肌腱炎
七、肱二頭肌長頭腱鞘炎
八、肱骨外上髁炎
九、橈肱關節滑囊炎
十、肱骨內上髁炎
十一、橈骨莖突部狹窄性腱鞘炎
十二、腕管綜合症
十三、尺骨鷹嘴滑囊炎
十四、屈指肌腱鞘炎
十五、腕背伸肌腱鞘炎
第三節 背腰部軟組織損傷
一、腰段棘上韌帶損傷
二、棘間韌帶損傷
三、腹外斜肌損傷
四、腰肋韌帶損傷
五、第3 腰椎橫突綜合症
六、骶棘肌下段損傷
七、下後鋸肌損傷
第四節 下肢部軟組織損傷
一、梨狀肌損傷
二、臀中肌損傷
三、慢性腰臀部肌肉損傷
四、髂腰韌帶損傷
五、膝關節內側副韌帶損傷
六、髕韌帶損傷
七、髕下脂肪墊損傷
八、髕下滑囊炎
九、跖管綜合症

第五章 骨關節疾病
第一節 頸椎病
一、寰枕筋膜攣縮型頸椎病
二、寰椎前移位型頸椎病
三、寰椎側方移位型頸椎病
四、鉤椎關節旋轉移位型頸椎病
五、鉤椎關節前方移位型頸椎病
第二節 腰椎病
一、腰椎旋轉移位型骨質增生
二、腰椎前移位
三、神經根型腰椎間盤突出症
四、中央型腰椎間盤突出症
第三節 骨性關節炎
一、髕骨軟化症
二、膝關節外傷性滑膜炎
三、膝關節骨性關節炎

第六章 外科疾病
第一節 肛裂
第二節 痔瘡

第七章 兒科疾病
第一節 小兒先天性斜頸
第二節 小兒先天性指關節強直
第八章 其他疾病
第一節 眉棱骨痛
第二節 顳下頜關節強直
第三節 尋常疣
第四節 雞眼
第五節 腋臭
第六節 三叉神經痛
第七節 臀上皮神經損傷

參考文獻
 
 

詳細資料

  • ISBN:9789869499095
  • 規格:平裝 / 280頁 / 17 x 23 x 1.4 cm / 普通級 / 單色印刷 / 初版
  • 出版地:台灣
  • 本書分類:> > >

 

UUTT77EEEE5515TYDWS

 

 

 

文章來源取自於:

 

 

每日頭條 https://kknews.cc/baby/oqzr2y6.html

博客來 https://www.books.com.tw/exep/assp.php/888words/products/0010779681

如有侵權,請來信告知,我們會立刻下架。

DMCA:dmca(at)kubonews.com

聯絡我們:contact(at)kubonews.com


桃園奧克蘭原橡防貓抓地板桃園舊屋翻新耐磨地板新竹合六角磚無重金屬地板
新竹有輪子的椅子可以在木地板上使用嗎 台中櫻桃醫療診所地板 桃園米蘭原橡紋客廳地板新竹東區舊地板拆除 新竹配件大理石地板 桃園奧克蘭原橡SPC地板蘆竹舊地板拆除 台中溫和環保地板 台中柏林深橡防水地板台中地板碰到水怎麼辦 桃園本色spc防水超耐磨地板 新竹樓梯配件餐廳地板台中國產木地板要怎麼清理 新竹溫布頓灰橡紋大理石地板 桃園Loft風耐酸鹼地板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創作者介紹
    創作者 lcmp1xanqr 的頭像
    lcmp1xanqr

    lcmp1xanqr的部落格

    lcmp1xanqr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